编者按:经济下滑,4万亿刺激经济的重担又毫无保留地压在财政部门的肩上。1~7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40672亿元,同比下降0.5%;全国财政支出33888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23.5%。在财政支出增加、收入减少的情况下,政府加强税收征管的动机极易理解。然而,时值经济复苏的关键时刻,政府除了需要通过刺激经济拉动投资之外,通过减税切实改善企业的实业投资环境,也许更是当务之急。 年年都查税,今年特别猛。这几乎是二季度以来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处境。 “财政收支的矛盾依旧严峻。”财政部以此作总结。据统计,1~7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40672亿元,同比下降0.5%;全国财政支出33888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23.5%。 其实这一数据比之2009年前四个月已经大大改善,当时全国财政收入一度下降近10%。7月数据之所以有所改善,原因之一是非税收入增速飞快,6月累计非税收入增幅一度达到三成,7月同比也达到26%。 非税收入迅猛增长背后的重要因素正是得益于前所未有的查税风暴。数据显示,1~7月查补的税收已经超过总体财政收入的1%。 一个很完整的“圈”如是形成:经济下滑——税收减少——同时财政部门大手笔支出刺激经济——收支矛盾促使税务部门加大查补力度。 问题是,这对尚处于恢复期的企业有何影响? 大企业补 记者从国税部门内部官员处了解到,从9月起全国大查税已经开始进入第三个阶段:重点检查。 这场风暴开宗明义就是针对全国3108户大型企业集团,前两阶段,国税总局亲自动手,针对60家重点企业。采取的形式是由稽查局和大企业司选定检查的企业,并给企业下发文件和自查提纲。一开始企业接到的要求是自查2005~2007年的税收情况,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查报告,并补缴税款和滞纳金。其后,自查的范围再次延伸到2008年。 如果税务部门对企业的自查结果满意,企业就可以顺利过关。如果不满意,税务部门则会抽查该企业的几家分支机构,如果抽查的结果与企业上报的自查材料差异较大,就要进入第三个阶段,全面调查或者继续自查。 “一开始的查税还是较为温和的。”一位有幸榜上有名的大型企业财务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企业也明白稽查部门的压力,一开始就做好了补税的准备,并就补税金额与有关部门通了气。然而,从2009年6月开始,风云变幻,原本以为一定可以“过关”企业大部分都接到了抽查通知,没有人能例外。 前述企业财务人士笑称他们也没揣摩对“上意”。实际上,按照2009年财政部的计划安排,做的就是“加减法”。所谓“减”指的是对于要扶持的行业,或者受金融危机冲击的企业要适当减税辅助。财政部公开数据显示,国家2009年计划减税5000多亿元。另一方面,对有盈利能力,且有偷漏嫌疑者要加大查处力度,用财政部长谢旭人的话就是“应收尽收”。 “查验的力度非常严苛。”上述企业的财务人士表示,不少企业都被打个措手不及。8月底,有媒体报道首批24家自查的企业中,有12家在抽查过程中出了问题。上市公司广济药业[-1.57% 资金 研报]在6月自查中补缴了1300万元的税款,但湖北税务部门在7月的抽查中依旧检出该公司还应补缴1700万元的税款。自此广济药业一共需要补缴超过3000万元的税款及滞纳金。 “我们也被查出了一大笔,公司领导正在与有关部门‘沟通’。”上述人士不愿透露具体金额,只是表示不下于广济药业的补款。据了解,这家公司也是在企业所得税以及个人所得税上“中招”,一些往年行得通的财务做账方法都在2009年被齐齐纠出,例如往年他们会把部分关联公司的收益算进应收账款,2009年就“被视为分摊收入”。 该人士表示,2009年公司本来计划下半年在西部开两家分公司。但算上滞纳金,这笔要补缴的税款就占了2008年营收总额的25%。“如果这笔钱全部缴纳,公司下一步的战略扩张肯定会受到影响。” 据记者了解,除了这60家被重点关照的企业,剩下的2000多家大型企业集团同样人人自危。因为按照国税总局的文件,下一步省级及以下税务部门将按照自查——抽查——重点检查的模式对辖区内的大型企业重点排查。实际上广济药业也是在湖北地税局处“卡壳”。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统计显示,今年前7个月,税务机关共查补税款413亿元。其中仅6、7两个月就一共查补了212亿元。国税局内部官员表示,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原计划也就是200亿元的税款,如今,两个月不到,国税部门已经超额完成任务。 但这并不意味着查税任务已经完成。实际上,国税总局稽查局的全年税收稽查任务也在不断加码。年初的“保七争八”,即保证稽查700亿元,力争800亿元,最终增加到1000亿元。而这几乎是2008年全国税务系统稽查总额513.6亿元的一倍。 中小企业苦 然而,种种迹象表明,风暴还在进一步延续。 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认为,按往年的惯例,今年剩下的几个月,税务总局的征管、稽查和处罚力度还会加大。 “现在是省里接到任务分发到市,市又下到区。”广东一位税务官员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9月之后,他们的压力依旧巨大。因为按照计划,今年财政收入预算是增长8%,但今年上半年全国是同比下降6个百分点。换言之,9月之后,财政的增长率都要达到20%才能完成任务。“我们的任务是,接下来几个月,至少要维持同比增长15%。”该官员表示,问题是上级的压力过大,并且将一些稽查权力下放到基层,压力之下,基层税务部门不得不向一些中小型企业开刀。 “大企业还好,只不过赚少了些,我们可是生计都有问题。”陈宝林(化名)是珠三角一家成衣出口企业的董事长。受金融危机冲击,2009年4月以前,他们都面临开工不足,进入6、7月由于欧美圣诞节订单的逐步增多,工厂才再次开始机器轰鸣。 但就在此时,税务部门的自检通知也下到公司,要求自查从2004年到2008年的税收状况。几年前,陈宝林也学着其他同行在英属处女群岛注册了一家离岸公司,希望用这种办法避税。前两年公司有盈利之时,他也的确通过这种“假外资”的身份获得诸多税收优惠,没想到今年反而变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7月,国税总局发文要求各地国税局和地税局加强跨境关联交易的监控和调查,以防止跨国企业在金融危机中,将境外企业的经营亏损转移至境内关联企业,导致国内税收的流失。 在自检通知下达不到两个星期,税务部门就要求公司将所有账本都上交,最后一纸通知下来,陈宝林需要补交近400万元的税款及滞纳金。 在今年如此市场环境下,陈宝林表示,现在是怎么也拿不出这400万元的补税款,他现在正四处托人,至少希望能分期或者缓交。 陈宝林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各地税务部门对各类型的企业都可谓“一视同仁”。甚至出现有些地方的税务部门要求,自查企业必须一律按照本企业上一年度所交税款的1.5%进行补交税款。有的地方政府则采取预征税费、延迟退还企业税款的做法。 当然,地方政府也明白不能“涸泽而渔”的道理。据广东税务官员介绍,早在今年年初,珠三角还针对某些行业的销售情况进行减税,例如东莞曾为了鼓励外销型港企转做内销,提出这些企业在内地销售,会按企业上年度缴纳销售环节增值税给予10%的奖励。上半年这些减税措施的确也给了企业休养生息的机会。 “但没想到下半年订单刚一开始增多,税务人员就来查税。”陈宝林表示。 有熟知税务系统的人士告诉记者,通常是越接近年底,税就查得越紧。因为年底前税务机关的各种任务压力开始浮现,特别是今年的市场环境,各地的税务部门肯定离目标还有很大一段差距。 税负重之过? “我的确有避税的行为。”陈宝林也承认,既然存在偷税漏税的行为,税务部门在合法范围内要求企业补交税款本无可厚非。 但陈宝林认为,国内的小企业负担还是比较重的,除了法定的税收外,各种费用每年都有近百万元支出,再加上支付给员工的各种费用,如果不想办法的话,甚至“公司经营都成问题。”他向记者表示。 刘桓也认为,长期以来我们的税收都处于“税率较高,执法弹性大”的局面。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偷、漏税时有发生”。在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时候显露不出来。但是,当财政收入的增长减速时,这个矛盾就开始突出。 这就形成一个怪圈,平时由于税率高,企业生存有困难。税务机关从“放水养鱼”的角度出发,税收执法并不严格,也就形成了一种制度外的平衡。 可是当税务机构任务压力开始增大后,加大执法力度就成为他们必然的选择。而平时习惯了避税的企业忽然发现税务重担大增,而且陈年旧账也被翻出来要求补税。“从法理上讲,税务机关的做法没有什么过错,但对于刚刚从金融危机中恢复元气的企业却会有着直接冲击。”前述税务系统人士说,例如陈宝林400万元的补税款已经是他去年营收的20%,这对陈宝林今年稍有起色的经营无疑是兜头一盆冷水。 今年全国工商联企业家执委问卷调查就显示,85%的民营企业认为,当前税负偏重。此次工商联的调查主要是针对一些资产规模较大的企业,按照现实情况,其他小型和微型企业压力将更大。 “中国的企业平均税负是多少?如果把各种隐性、显性的税加在一起,不少企业家认为我们的平均税负在4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60%左右。”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副主任夏业良对记者说。 而国外的一些研究也将中国列入税负最高国家的行列。但对于这些说法,税务部门是一概否认。9月份的《中国税务报》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认为我国宏观税负目前仍处世界较低水平。 报告从最新的2006年数据统计,我国含社会保障基金的宏观税负为20.8%,相当于24个发达国家宏观税负加权平均数(35%)的60%。相当于18个发展中国家宏观税负加权平均数(28.9%)的70%。 不过这份报告也表示,统计数据是根据剔出行政性收费等非税收入后计算。报告也承认,没有触及税收以外的其他政府收入(比如政府性基金、行政收费等非税收入)。其表示,据有关文献研究,我国非税收入占GDP的比重高于其他国家。因此,企业和居民总体经济负担问题确实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我们国家的非税收入究竟有多高?报告没有给出答案。根据一些学者的统计数据表明,上世纪90年代初,税收收入曾一度只占财政收入的47%,有超过一半的财政是其他费用支持。这些年,国内税费比例较多年前已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1∶0.6左右。换句话说,企业在上交1元税收的同时,还会被征收0.6元的费用。 而按照陈宝林的经验,“税”可以避,但“费”无论如何都省不了。“通常费用都是由职能部门直接收取,例如消防部门会征收公共消防设施征收费,如果企业有所迟缓,每年的消防安全抽检就肯定过不了关。另外还有什么工业垃圾处理费、检验检疫费等等。”用陈宝林的话来说,“职能部门是爷,得罪不起。” 如果将这一费用简单代入上述研究报告,中国的宏观税负超过32%。 “我不管他们怎么算,但至少给企业一个缓冲期吧,否则实体经济肯定会受到冲击。”陈宝林说。 而9月初,记者在深圳接触的一个加工企业老总则明确对记者表示,在如此的实业投资环境下,尽管订单有所恢复,但他已经决定,只等厂房租期一到,就会马上关厂不再经营。 7月~8月税收政策一览 为了加强税收监管,7月至8月国税总局密集出台增加税收、防止逃税避税的税收政策和文件,并且强调加大执行力度。 关于强化跨境关联交易监控和调查的通知( 国税函[2009]363号)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中上市公司取得资产及债务豁免对价收入征免所得税问题的批复( 国税函[2009]375号) 关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若干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9]377号) 关于印发《内地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安排》议定书和谅解备忘录的通知( 国税函[2009]396号) 4月初,2009年全国税收调查工作正式启动。 2009年的调查新增了对企业集团的专题调查,企业所得税和利润表的相关指标也按照2008年度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进行了重新界定。 纳入2009年调查的企业由抽样调查企业和重点调查企业组成。抽样调查企业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确定指标,依据科学的抽样方法从税收综合征管系统数据库中随机抽取确定,重点调查企业则是根据税制改革、政策调整和税收管理的需要,由各地国税、地税机关分别按要求确定。 4月 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第一批查税名单。要求企业在4月~6月开展自查。 银行、保险、通信、发电和石油石化五个行业的24户大型企业集团名列其中。 企业按要求自查2005年~2007年的税收情况,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查报告并补交税款和滞纳金。其后自查范围被延伸到2008年。 6月 公布第二批查税企业名单。自查截止日期为7月20日。 万科、国家电网、中粮、戴尔等36家大型企业榜上有名。6月中旬,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表示,收到税务总局的查税通知,并且表示还有大量的房地产企业被要求自查。 7月 国税总局开始抽查经过自查的第一批企业。其中12家被查出有税收漏洞。 7月27日,国家税务总局下达给各省市税务部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若干具体措施》的通知”,明确“为进一步做好加强征管、堵漏增收工作,确保完成今年税收收入增长预期目标”。 同期,国家税务总局将税收任务细化分解到各省市。各省级税务机关纷纷向辖内各类型企业发出查税通知,自此税收风暴扩展到中小型企业。 9月 国税总局针对60家企业的查税行动进入重点检查阶段,对自查与抽查结果相差较大的企业,国税总局将进驻全面检查。 与此同时,国税总局要求省级及以下税务部门参照自查—抽查—重点检查的模式对辖区内大型企业展开稽查。 记者手记:税费的中国特色 8月下旬,广东某地的税务部门举行了一场闭门会议,请来的都是本地的大中型企业。与会领导只向这些企业表达了一个要求,要与国家共度时艰:已经通过自查的企业继续进行深度自查;尚未完成自查的企业鼓励多补税;有盈利的行业将税收优惠暂停一年,明年环境好转再顺延原有的优惠。 总之就是非常时期,权宜行事。 其实经济低迷之下,全世界都在查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0财政年度预算提案中,要求国会额外为800名查税官和律师等拨款,以便能更有效地追查利用海外账户逃税者。果然,在8月底成功迫使瑞士银行向美方披露大批美国人的秘密账户信息。总而言之,有财政压力的不仅仅是中国,在凯恩斯主义复苏的今天,欧美发达国家为刺激经济的投入让他们也急于解决财政收入问题。 但像这样一场有特色的闭门动员会似乎只可能在中国发生,也可以设想,假如有企业在这场动员会上唱反调,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没有人是干净的,基本所有的企业都有两本账。”这是一位税务官员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的原话,每个企业多多少少总有些问题。而以往,企业靠着长期和税务部门建立起的良好稳定关系,在查账问题方面一般不会遇到特别大的麻烦。 然而,在这个财政收支严峻的时期里,良好稳定的关系已经解决不了问题,自上而下的压力让税务部门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稽查、翻旧账。 其实税负高不是什么问题,挪威的税负是全世界出了名的高,但挪威人或者挪威企业总会很自觉地交税,因为逃税的成本实在太重。而当重罚内化成道德文化后,即使没有这种猫捉老鼠式的警匪游戏,挪威人也很自觉地交重税。因为税负高已经变成在挪威生活或做生意的背景音。 但中国就不同,面目模糊,操作两可。说实际税率高吧,又有许许多多的可操作空间;说税负低吧,当老实交税费时,没有企业不是心惊肉跳的。 监管不严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税收征收成本率的提高。一般发达国家的税收征收成本率基本维持在1%左右,而我国在1994年税制改革前,税收征收成本率也只有3.12%;然而,税制改革后,征收成本率也就一路升高,如今已经接近8%,今年1~7月的财政收入大约4万亿元左右,其中则花了3200亿元来征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