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吗?这个远在加勒比的小岛或许是中国海外上市企业的老板最为密集的地方。 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总面积只有267平方公里、不足北京丰台一个区大,人口4.6万、其中黑人占94%。这个天边的小岛已经吸引了俏江南、和谐汽车与中国白银集团等一大批中国企业家悄然改换国籍、甘做岛民,仍有不计其数、即将海外上市的企业老板正在办理移民手续。 近日,赴海外上市的北京某教育公司董事长常军(化名)正将国籍落向这个从未听说、更从未到过的岛国。 在常军看来,这个巴掌大的加勒比小岛名不见经传,也不是高福利国家,远非心目中的理想国。而且,改换国籍、持有外国护照,必须放弃使用四十多年的中文名,他在中国的银行账户、驾照、房产证等一切与身份相关的证件必须重新办理变更。常军坦言,“这个外国人做得又麻烦又委屈”。 逼上“圣”岛 俏江南董事长张兰在移民加勒比后曾表示,“不是为了在香港上市,谁愿意放着中国公民不当当岛民呢?”如今,常军对于这句话有了切身的感受,表达认同时声调陡增——“亲朋们都戏称我是‘加勒比海盗’啊!” 2011年,常军创办的教育公司计划赴美上市,恰在企业通过美国证监会聆讯、准备发行股票之时,上百个中国概念股在美国股市遭遇到集体做空,股价暴跌不止、诉讼官司不断。常军意识到,即使强行在美国上市,企业也难以融到所需资金。2013年,他只好回购股权、先行退市,转道香港融资。 然而,在赴香港上市的过程中,常军却被中国商务部的“十号文”挡住了去路。 一直以来,国内企业海外上市有两种路径。其一,直接上市。即企业经由证监会国际部审批,直接到境外上市。可证监会审批耗时费力、不确定性太大。 其二,间接上市。即国内企业股东首先在境外注册一家离岸公司,通过收购或协议的方式控股国内企业。国内企业转变成外资后,离岸公司再从境外证券市场上市。这种“红筹模式”因避开了政府审批而被普遍采用。 当初,常军就是以“红筹模式”通过美国证监会的聆讯,当他计划故技重施、在香港上市时却发现——此路不通。 原来,2006年9月8日,商务部等六部门出台了令所有海外上市民企感到绝望的“十号文”。其中规定,国内企业和个人前往境外设立特殊目的(指境外上市)公司必须到商务部报批。此前,这一行为仅需到地方外汇管理局登记即可。从“十号文”出台至今7年时间,中国内地竟没有一家企业能获得审批。 多年辅导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财富指数资本集团总裁黄山指出,在美国股市有大量中国公司像常军的企业一样,以红筹模式上市却未获得中国商务部审批。 美国股市实行登记制,尽管有违中国相关规定,但只要公告、获得投资人认同,企业仍可冒着违法的风险实现上市。而香港遵从中国内地法律,交易所有着否决企业的权力,任何企业上市若不符合中国法律就会遭到否决。企业为筹备上市所支付的律师费、审计费、投行费用等2000多万元的成本就会打水漂。 当初,常军的企业在美国上市招股书中就曾写道,“可能会触犯中国商务部十号文政策规定,如果被中国政府追究,企业将受到处罚,但目前中国政府对此并无处罚标准和案例”。 赴香港上市遇阻,让常军备感疑惑,商务部要不干脆禁止公民注册境外公司,要不就开门放行。出了政策却又卡着不放,这个政策岂不成了“玻璃门”、“弹簧墙”? 冰河时代 黄山有着十余年辅导企业海外上市的经历。他回忆道,从2002年加入WTO以后,中国赴海外上市的企业数量开始逐年增多。国企掌握政府资源,均以直接方式赴海外上市;绝大多数民企则以间接模式、绕开政府的监管。原本政策闸门时开时闭,可“十号文”一出,中国企业红筹上市之路一度封闭。 2003年4月,中国证监会取消对红筹方式上市的“无异议函”监管后,海外间接上市已不存在审批的问题。一时间,中国企业纷纷到境外上市融资,全球各金融大国悉数来华争抢上市资源。中国企业境外上市两个主要目的地,一是全球金融中心美国,一是亚洲金融中心香港。 2004年,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博士领衔撰写了《中国与离岸金融中心跨境资本流动问题研究》。 该报告描述了通过红筹模式有太多资金、资产不在其监管之内,导致了大量资金外逃,公司欺诈,转嫁金融风险…… 梅新育的研究报告立刻引起了国务院的关注。 2005年初,国家外汇管理局先后出台“11号文”和“29号文”,规定境内居民通过转让境内资产或股权换取境外公司的股权,要经过外管局和商务部的批准。海外上市的闸门顿时紧闭。 在业界人士一片反对声中,当年10月关上的闸门再次被拉起。 然而,虚惊一场的余音尚在回响之际,2006年9月商务部牵头6部门出台的“十号文”将开开合合的政策闸门彻底封闭,一关就是7年。 如今,常军终于体会到张兰等众多企业家移民岛国的无奈。他在申请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国籍的同时,也酝酿申请香港护照。按照香港政策,投资1000万元港币7年后可获得香港护照。 常军感叹道,既然中国内地公民做不成、加勒比岛国公民又不想做,希望7年后能成为一个香港公民,这样还是中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