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的意见》提出一系列开放举措。 不过,多位已获批进驻上海自贸区的银行高管昨日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意见》的内容并没有超出前期央行与银行商讨的范围,银行已经做足了在自贸区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和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准备。 他们表示,随着境内外资金流动渠道进一步打通,市场对银行提供创新组合金融产品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严阵以待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截至12月3日,已有9家中资银行获批在自贸区内设立分行,分别为中行、农行、工行、建行、交行、浦发行、招行、上海银行和上海农商行。此外,平安银行2日晚间亦发布公告称拟设立自贸区分行,有关事项尚待监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在上海自贸区设分行需按照银监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和其他监管要求履行相应的报批手续。”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介绍,“目前中资银行皆以分行级别进驻自贸区,外资银行则基于自身战略规划和监管条例以支行形式进驻。” 据了解,目前包括汇丰银行和东亚银行在内的10余家外资行获准在自贸区成立分支机构。已获批进驻自贸区的澳新银行经济师周浩对记者说:“我们高度认同自贸区的概念和形式,目前正在积极筹备设立自贸区分行。” 在连平看来,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形态实际就是境内的离岸金融。以前国内只有交行、招行、浦发和平安等少数银行拥有离岸金融牌照,而现在只要在自贸区内开展业务运营的银行均将有资格提供离岸银行业务服务,这有利于带动银行整体的国际业务;同时,自贸区对中资银行分支机构和境外银行一视同仁,为中资银行加大业务创新,减小与境外同行的差距提供了实验场。 已获准进驻自贸区的中资行显然非常重视这种难得机会。作为于9月29日就已获准成为首批进驻上海自贸区的商业银行之一,中行上海自贸区分行严阵以待,其副行长周乐一表示,《意见》的出台完全在自贸区银行的意料之内。目前中行自贸区分行在机构设置、系统开发、产品设计、业务流程、分账系统、客户营销、风险管控、人员配置等方面都做了充分准备,将会推出新型大宗商品融资业务等一系列新产品。 离岸业务面临大考 业内人士表示,《意见》内容虽然没有超出各大银行的预期范围,但其出台表明自贸区的各银行距离离岸金融业务等创新业务大考又近了一步。 对此,连平表示,随着境内外资金流动渠道进一步打通以及离岸业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客户对产品的选择范围将更广,市场对银行提供创新组合金融产品的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 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此前曾表示,除了应对更高的产品研发等业务要求之外,自贸区商业银行还面临着包括流动性风险、国别风险、市场风险以及交易对手风险在内的多重风险。离岸业务最重要的是制度先行,比如非居民的征信调查风险识别、贷后管理,对银行来说都是新的领域。因此,金融微观基础要扎实,相关监管条例要厘清。 周浩认为,自贸区的开放政策将吸引众多服务型企业,尤其是贸易、航运、物流企业的聚集,如何做好各大产业链条的金融服务,并利用这些企业集群来开拓新业务与新市场,将是自贸区银行乃至上海银行业面临的新课题。 “自贸区的构建将敦促上海将进一步加快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航运金融势必成为上海金融市场一项重要的金融业务;区域内物流仓储行业将向大型化、高端化、金融化方向发展,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里将面临新的挑战。”周浩说。 见习记者 刘筱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