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资讯 » 资讯 » 衍生品交易浮亏逾亿 内地女富豪状告私人银行

衍生品交易浮亏逾亿 内地女富豪状告私人银行

在王梅(化名)眼里,金融衍生品已经不是财富机器,而是“吸血鬼”。

北京人王梅是一家香港公司(下称SH)的总经理及股东之一,这家在香港注册的公司做的是石油外贸生 意,利润自然多留在香港。多年成功经营,让王梅跻身中国内地富豪行列,也成为各家银行私人银行业 务竞相追逐的顶级客户。

去年9月,王梅在私人银行顾问推荐下开始涉足当时盛行于香港私人银行业务、与权重股票挂钩的创新型金融衍生产品Accumulator(累计股票期权)。但今年初开始,这一金融衍生品让很多香港投资者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的痛苦历程,王梅也不幸成为其中一员,目前浮亏将近2亿港元。

梦魇的开始

2006年,王梅在花旗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开设了个人账户,认识了为其打理银行业务的客户经理黄先生。

2007年6月,跳槽到香港一家著名的私人银行部门的黄先生多次打电话给王梅,游说她在私人银行部门开立账户,并将资金从花旗转到这家银行进行资产管理。这家私人银行客户门槛高达300万美元。

当时忙于生意的王梅无暇打理个人资产,对这家银行的背景及其私人银行业务也不甚了解,拒绝了黄的邀请。当年7月,黄与其上司专程赶到北京与王梅见面。王梅回忆,当时黄告诉她,私人银行与普通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大致一样,亦能按SH营运需要开立信用证。

架不住黄及其上司的极力游说,王梅在黄提供的全英文空白开户申请表上签了名,后来得知是王梅个人账户的开户文件。王梅英语程度有限,黄也知道王梅的大部分资产须用于公司营运。

“我问过他们,钱转到他们银行之后,每年综合回报率有多高?他说最高回报率达到30%~50%,保守估计也在15%~20%。”王梅回忆说,当时对方并未告诉她私人银行产品有多高风险。

而她也绝对不会想到,这是一场梦魇的开始。

专业投资者之惑

2007年8月初,有朋友推荐王梅参与当时准备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新疆新鑫矿业(3833.HK)初次配售。

王梅不懂新股配售的程序,黄先生知道后,表示银行可帮助SH公司获得配售机会。出于信任,王梅同意在这家银行再开一个SH公司账户。

当年8月3日,与王梅在港会面时,黄为配售事宜提供了一组全英文的文件,称是为SH公司开设公司账户所用,并没有解释文件的具体内容及性质。

而直到今年王梅才知道,这组文件中包括SH公司为专业投资者的声明。

王梅告诉记者,当时签名之后,黄告诉她,SH公司是香港注册公司,在配售及出售股票时需要缴纳税款。他建议王梅在英属维尔京群岛 (英文简称 BVI) 成立一家离岸公司(下简称 “SH HK”)避税。

王梅后来知道,黄先生当时极力游说她开设BVI账户避税“更主要的是为了凑够公司作为专业投资者所需的资金额度。”当时王梅所在SH公司资产不足4000万港元。

而根据香港有关规定,拥有不少于800万港元或其等值外币投资组合的个人,或者总额不少于4000万港元或其等值外币资产的公司可以成为专业投资者。

这样,王梅在BVI设立了SH HK。出于为这家BVI离岸公司开设银行账户的需要,黄在当年8月27日给当时在北京的王梅寄送了一组关于SH HK的全英文文件。

王梅说,与当时签署关于SH公司文件一样,黄没有向她解释这些文件的内容及性质。出于对私人银行顾问的信任,王梅也没多问,一一签署了这些文件。“银行条款别说英文就是中文很多我都看不懂,再说在内地,银行的条款都是固定格式,看了也不能改,况且内地银行对老百姓来说就是保险柜,所以根本没想就签了。”王梅回忆。

当年9月17日,黄又要王梅在一份据称为参与配股所用的全英文文件上签字——直到2008年5月份,王梅才知道,这是SH HK作为专业投资者的声明。

“我们对私人银行顾问,尤其是境外著名的外资银行私人银行顾问开始都是比较信任的,所以才会放心让他们来打理资产。”荷兰银行私人银行客户赖先生也告诉记者。

而银行为什么前后两次要求王梅在SH及SH HK的专业投资者声明文件上签字?

Accumulator登场

根据香港相关监管规定,向零售客户提供结构性产品发售文件及推广材料,必须获得香港证监会的核准;而通过私人银行及持牌法团向专业投资者——包括拥有投资组合达800万港元或以上者售卖金融衍生产品,无须核准。

2007年9月初,为了参与新股配售,王梅将折合港元5000万元资产从花旗和汇丰银行转入了这家银行。“这是我多年打拼的所有资产和公司运营上的往来款。”

在新鑫矿业当年10月12日上市之前,王梅与其合作伙伴在初次配售中拿到600万股。该股上市几天后,王梅抛售套现,赚了2700万港元。这时,王梅账户上资产已近8000万港元。

接下来,黄先生积极向王梅推荐当时盛行于香港私人银行业务的创新型衍生产品Accumulator。

当时恒生指数正处于香港历史最高点,据王梅回忆,黄先生不是向王梅提示风险,而是每天打电话推荐多种股票给王梅。

“他们说他们能拿到打折的股票,而在此之前我对这个产品一无所知,更不知道风险。”王梅回忆说,“没有书面合同,也没有什么签字,只是他们打电话推荐,听他讲得这么好,我就说行吧。”

Accumulator属场外交易的投资产品合约,而且是向专业投资者——资产超过800万港元的个人或者资产高达4000万港元的机构投资者销售的,并不受监管机构监管,发行机构没有信息披露义务。

Accumulator是由私人银行设计的一个期权结构产品,以低于现时股价的水平为投资者提供股票。买入股票的行使价往往比现时股价低10%~20%,合约通常为一年,客户一般只需要以合约金额40%的保证金或股票抵押即可成交。大型蓝筹股如中国人寿(2628.HK)、中国移动(0941.HK)和中资银行股都是主要挂钩品种。

当股价升过现价的2%~5%(不同股票有不同要求)时,合约自行终止,但保证投资者至少一个月的积累股份。也就是说,当股价处于上升通道时,客户能收到一个月的积累股份,至少有超过20%的利润。

而当股价跌破行使价时,客户必须双倍吸纳下跌的股份,直到合约期满为止。

王梅后来恍然大悟:“他们是让我签立专业投资者声明,使我获得购买Accumulator的资格。”

损失过亿

去年8月,港股直通车消息传出之后,港股暴涨,上涨2%~5%的股票比比皆是。

“(2007年)11月7日之前,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多少Accumulator,也不清楚我账户有多少钱,我看不到账户信息。”王梅说。

因为在新鑫矿业上赚了不少钱,王梅的合作伙伴提出要求分钱。但是,当王梅要求黄先生所在的这家银行转账时,却得知自己的账户被冻结了。“当时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啊。”但是因为当时生意特别忙,王梅没有及时了解情况。

2007年12月,王梅公司一笔业务需要银行出具信用证,再次被告知账户已经冻结,无法开立信用证。王梅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2008年1月,银行开始不断给王梅打电话,要求王梅“续钱”,说购买Accumulator的抵押金和保证金不够了。

直到今年2月,王梅才开始清理自己的账户信息和文件。这一清理,王梅也吓了一跳——她发现,在2007年9月20日至2007月11月15日期间,黄先生通过电话向她出售了Accumulator股票18份及累计外币期权4份,牵涉金额高达约4.53亿港元,到2008年11月合约期满,执行合约所需资金更高达2.88亿港元!

“今年前四个月,因为股价暴跌,我每个月要收2400万港元的股票。” 王梅说,“他们给我做的金额太大了,4亿多港元,我没法全部接货。而且我也没说过我可以承受这么大的风险,我账上不到6000万港元的资金他们凭什么给我做到4亿多港元?”

而这家银行告诉王梅,从今年5月开始到11月合约执行完毕,王梅仍须额外提供资金共约1.73亿港元,以履行一切Accumulator项下的义务。据悉,因为没有追加资金,从5月开始,银行开始以“透支”的方式每天帮王梅接收2400万港元的货(股票),截至记者9月28日截稿时,银行方面也暂没有通知王梅斩仓。

王梅粗略计算了一下,之前投入的约8000万港元加上需要追加的1.73亿港元,她实际需要投入超过2.5亿元港元,但现在其持有的股票市值只有4200万港元左右,相当于浮亏2亿港元!“要等这市值4200万港元的股票涨回2亿港元,可能吗?”

调查进行时

凯捷中国高级经理蔡俊杰告诉记者,在西方国家,财富管理机构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为高净值客户进行财富管理是比较成熟和普遍的模式。在帮助客户进行交易之前,客户与银行签订全托管或者分级授权委托书后,财富管理顾问就获得授权帮助客户下单——当然,前提是银行已经对客户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风险能力、产品偏好、资产状况、预期收益等各方面评估。

不过王梅认为,尽管Accumulator是不受监管的高风险产品,但这家银行充分了解王梅缺乏相关投资经验,而且因长居内地而不能密切监控账户,应该提示客户风险。而按照王梅的说法,这家银行客户经理对Accumulator投资产品涉及的风险未做解释和提示。

记者获悉,王梅已经多次向这家银行投诉,包括要求银行提供一切客户签立的文件、双方电话录音及其他相关文件。

据悉,该银行安排王梅聆听了部分有关Accumulator交易的录音,但拒绝向她提供录音记录复本及开户以来的电话录音。截至截稿时,记者未能与该行相关发言人取得联系。

目前,王梅和香港这家银行仍在协商之中。王梅也已向中国银监会投诉,银监会正在与香港监管部门进行沟通。而香港金管局回复王梅表示,他们会立案调查,否则就会转到银行。到目前为止王梅尚不知香港金管局会怎么处理此案。

“一方面投资者要充分了解海外市场金融产品的操作风险,认清风险与收益是一对“难兄难弟”;另外一方面,财富管理顾问也应该详细向客户解释每一个产品潜在的风险,而不是为了卖产品而卖产品,毕竟这是一种短视的行为。”一位港资私人银行人士提醒。
(本文来源:中国经营报 )

评论已经关闭.